27 一月

佛陀的教育與基督使徒保罗對家庭關系的描述

阅读量:74  

佛教,能成为一家人,绝非偶然,看懂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

佛教,能成为一家人,绝非偶然,看懂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
在佛教看来人与人之间有四种关系,“讨债,还债,报德,报怨”。俗话说,“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”。佛家常讲,“夫妻是缘,儿女是债”,所以今生能成为一家人,绝非偶然。

有句话是这么说的,“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”。为什么两个人会相遇,会相爱,会结婚,为什么没有了感情仍然要在一起,为什么是夫妻却要相互折磨,为什么恩爱者分离,折磨者却要长久的缠缚在一起?这些问题被问过无数遍了,用世间法的解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。夫妻之间的关系,佛教讲世出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。以佛教的观点,爱情本质上是‘愿力’和‘业力’的结合。所谓‘愿力’,是主动积极的力量,源自内心的‘意愿’;所谓‘业力’是被动不自主的力量,也是源自内心,但却是‘不愿’。两者力量会促使爱情的发生。

一切相遇,因缘而起,因念而生。两个人,能够在今生结为夫妻,必定是有前世的因缘。夫妻,都是三生的因果,累世的前缘。夫妻是缘,相遇是债,前生不欠,今生不见。前世必是欠了你,今生才会遇到你。相遇为了还债,恩爱是为了了缘。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,今生的经历都是前世的延续。种种业力和愿力的结合,今生两人才能恩爱做夫妻,可见夫妻之间也是生生世世修来的。

那夫妻和儿女之间怎么形成的关系,因果通三世,佛法里头所说的“欲知前世因”,你要想知道你前一生种的是什么因?“今生受者是”,你这一生的遭遇、享受就是的。“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”,你要想知道,你来世是什么样的果报,你这一生起心动念所做所为那就是。今生种的因,是来生果报;今生这果报,是过去生中的因,因果报应,丝毫不爽!无缘不聚,无债不来。

六道的凡夫舍身受身,再去找一个身体。通常找身体就是要找父母,父母跟自己一定有缘,没有缘你不会去找他。佛在经教里常常告诉我们,儿女跟父母是什么缘分?佛把它分为四大类,有报恩的,前世父母对他有恩,这一生遇到了,他感恩,他来报答的。这样一个小孩,天性就是孝顺父母,他来报恩的,很听话,也很可爱,这是第一类的。

第二类是报怨的,父母跟他有仇、有怨,可能是过去生中伤害过他,这一次遇到了,遇到了,他来报怨、他来报仇,这个小孩就不听话,不顺从父母。

第三种是讨债的,这个小孩也很可爱,如果欠得少,二、三岁他就走了,你花钱花得那么多,他讨完他就走了,如果欠得多,可能供他念书,念到中学、念到大学、念到博士学位,学位拿到他就走了,他来讨债的,你欠他多,你得还他多。

另外一种是还债的,还债对父母没有什么恩情,但是对父母不错,过去他欠父母欠得很多,这一世他在物质方面养父母会照顾得很周到;如果欠得少的,这个孩子对父母就相当刻薄,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好,父母有得吃、有得穿就可以了,不怎么样的孝敬。

佛教认为,人的人的关系就是四种:报恩、抱怨、讨债、还债。只要双方有这种关系,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成为一家人来了结因缘。所以夫妻之间如果是还债报恩,会相敬相爱。假如是那种“无冤不成家”,是来讨债报怨的。你在懂得了因果和因缘后,要在这一世把这个债还掉,把怨化解掉,也要好好的对他或她,毕竟茫茫人海中能成为夫妻,也是一种千载难逢的姻缘。

作为家长,如果孩子是来还债报恩的,自然是好。如果是来讨债报怨的,如果你懂得了因果和因缘,你也要善待他,慢慢的感化他。争取在这一世把怨也化解掉,人都是有感情的,相信他也会改变的。

佛告诉我们事实真相,一家人就是这个关系集合。家庭如此,一族人也是如此,凡是你所认识的亲戚朋友都是如此,只是恩怨债务更少一点。恩怨债务多的时候,就变成一家父子兄弟,远一点就成为亲戚朋友。所以人与人之间都有缘分。你走到马路上,一个陌生的人对你点头笑一笑,也是从前的缘分。看到陌生人素不相识,一看到就不顺眼,也是过去的缘分。所以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,我们真是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,千万不要跟一切众生结冤仇,不要跟一切众生有债务的关系,欠债的要还得清清楚楚,免得来生再还,这事情很麻烦。所以儒、佛的圣贤教训,都是劝我们把这些恩怨化解,这是最善、最圆满的方法。